擁抱開放 數實融合 共生發展——2023全球大資管與量化投資論壇在深圳成功舉辦
2023.11.24

圖為活動現場

9月17日,2023全球大資管與量化投資論壇在深圳成功舉辦。本次論壇以「擁抱開放、數實融合、共生發展」為主題,邀請各界權威專家齊聚一堂,共商資管行業發展。論壇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舉辦,在清華金融評論、高盈GIT、學說平台、中國財富網、中證金牛座、鳳凰網財經、網易財經、每日經濟新聞、經濟觀察報、和訊網、金融界、萬得3C等平台同步直播。

清華五道口科學企業家大灣區同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,華創城開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徐春,清華五道口科學企業家大灣區同學會聯席秘書長、清華五道口金融EMBA深圳同學會副秘書長、深圳同學會金融研究分會副會長,高盈科技、高盈金融董事長吳超分別發表致辭。同時,清華五道口金融EMBA深圳同學會會長、卓越集團董事局主席李華,清華五道口金融EMBA深圳同學會副會長、深圳同學會金融研究分會會長、深圳盛金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周琦,清華五道口科學企業家大灣區同學會聯席秘書長、香港聯合醫務副董事長付姍潔等校友代表出席論壇。

嘉賓致辭

徐春:不斷提高大資管與量化投資行業的健康發展水平

圖為徐春致辭

徐春指出,可從兩方面發力,促進金融科技行業的發展。一是開放和創新。對新事物和新技術的引進要持開放態度;發揮創新和探索精神,通過引入和結合新技術,實現在數字化、智能化、人性化上的突破。二是穩健和安全。在發展過程中行業同仁要將「安全和穩健的發展」牢記於心,始終保持風險意識,採取適當的管理和控制措施,建立健全各種風險管控制度,加強信息披露和透明度,不斷提高大資管與量化投資行業的健康發展水平。

吳超:可以從三個維度推動金融科技發展

圖為吳超致辭

吳超指出,關於金融科技的發展,我們可以從三個維度來推進。第一,從監管層面來看,我們需要擁抱開放。2023年年初,中國人民銀行提出要持續深化國際金融合作和對外開放;繼續深化外匯領域改革開放。這表明,金融機構要擁抱開放,以合作的姿態參與到國際競爭中。第二,從技術層面來看,我們需要數實融合。數字化、人工智能、雲計算等新興技術正在重新塑造我們的行業。它們讓我們能更快地處理交易,更準確地評估風險,更靈活地創新產品。第三,從大環境方面來看,我們需要共生發展。企業獨善其身是不現實的,更需要大家同心協力、共生發展。

在主旨演講環節,清華五道口全球母基金研究中心理事長,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理事長,社會價值投資聯盟主席,原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、行長兼首席執行官馬蔚華,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長,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黨委委員、校友辦主任、金融發展與監管科技研究中心副主任,《清華金融評論》執行主編,清華五道口校友會秘書長張偉分別發表主旨演講。

主旨演講

馬蔚華:堅持三大理念、提升五大能力,迎接大資管高質量發展新階段

圖為馬蔚華分享

馬蔚華發表題為《堅持三大理念、提升五大能力,迎接大資管高質量發展新階段》的主旨演講,他提出,資產管理連接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,站在新的歷史起點,高質量發展成為新的主題,只有堅持三大理念、提升五大能力,大資管才能迎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。三大理念是要堅持客戶至上理念、服務實體經濟理念、堅持ESG可持續投資理念,五大能力是提升專業化投研能力、生態化合作能力、精細化風險管理能力、數字化賦能能力、差異化發展能力。他指出,要堅守初心,勇於開拓創新,以更高品質的服務、更加豐富的產品和更為專業的管理,實現更大的飛躍,為居民財富保值增值和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創造價值。

張偉:充分尊重市場才能提高政策的有效性

圖為張偉分享

張偉發表題為《經濟政策的有效性:條件與後果》的主旨演講。他表示,未來大資管市場要保持高速發展是有條件的,既離不開經濟的基本面,也離不開出台一系列配合經濟基本面的政策。從歷史分析來看,政策本身並不是帶來收益的因素,而是一個擾動因素,因此制定政策要極度慎重。黨的二十大召開以來,黨中央、國務院以及宏觀經濟調控部門、金融監管部門召開了諸多重要會議,逐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,對於穩定經濟、活躍市場發揮了重要作用,但是,我們需要清晰地認識到,政策並不是無所不能,政策並不一定比市場更有力量,也不一定比市場更聰明,建議制定一個新的政策一定要淘汰以前一些不好的政策,以提高政策的有效性。

在主題論壇環節,香港中文大學(深圳)經管學院副教授,金融學理學碩士項目主任;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資本市場和資產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丹,景順長城基金量化及指數投資部基金經理周春泉,清華五道口科學企業家大灣區同學會聯席秘書長、清華五道口金融EMBA深圳同學會副秘書長、深圳同學會金融研究分會副會長,高盈科技、高盈金融董事長吳超,莊賢投資總經理兼基金經理王安分別發表主題演講。

主題論壇

李丹:中國的ESG議題和投資體系需要具本土特色

圖為李丹分享

李丹發表題為《ESG與資產管理》的演講,她表示,ESG總體是非常好的概念,產生以來為業界和投資者提供了一些新角度去看待企業的投資,但目前在國際、國內可能都會有一些新的發展。在國際市場上有一些質疑ESG的聲音。中國的ESG投資在2022年之後迅速發展,但中國國情不太一樣,決定中國ESG議題和投資體系需具有本土特色,需要因地制宜開展創新。未來中國需要解決在ESG投資上面臨的一些挑戰(如「漂綠」),才能保持ESG投資的可持續性和有效性。

周春泉:三個轉型方向為ESG帶來可持續投資機遇,本土化評級體系可提高投資收益

圖為周春泉分享

周春泉發表題為《ESG量化投資,我們的思考和實踐》的演講。他認為,首先,綠色經濟、數字經濟、消費升級這三大轉型方向有望讓ESG迎來更多可持續投資機遇。其次,ESG在中國處於迅速發展階段,但也面臨著邏輯、數據方面的挑戰,要借助大數據、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,整合數據,生成高質量底層數據,基於對行業和數據的理解,構建本土化ESG評級體系,這樣才能夠提高投資收益、控制尾部風險。最後,通過監管、上市公司以及所有中介機構的努力,ESG基礎設施會不斷提高。

吳超:大模型輔以垂直領域的小模型是未來的專業性發展趨勢

圖為吳超分享

吳超發表題為《大模型技術將激發更多證券期貨投資行業潛能》的演講,他表示,大模型應用於金融領域面臨很多的挑戰,目前像谷歌的BERT等大模型的訓練問題,尤其是在垂直領域的專業準確性是一個巨大的挑戰,很多做大模型的企業,其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算力的投入,以及如何和更多的細分行業在垂直領域做更有效的應用。大模型輔以垂直領域的小模型,這一定是未來的專業性發展趨勢,特別是在金融投資領域,其優勢主要在於可以讓小模型更容易獲取通用的知識與能力,在特定場景做到極致優化,從而提升性能與效率,成為讓大模型再進化的元素,而不需要重復訓練類似的大模型,模型可以實現共享,讓算力與能源的使用最大化。

王安:私募資管在策略方向上的轉型創新有三個方向

圖為王安分享

王安發表題為《私募資管轉型與創新之路》的演講,他表示,不管是基於監管、外部競爭還是市場環境看,對於私募資管機構來說,不轉型不創新,就意味著沒有新的競爭力。據其統計,目前A股市場約20%-25%的成交額是量化貢獻的。近年來,在A股市場,量化投資的超額收益率在收斂。私募資管在策略方向上的轉型創新有三個方向:一是主觀交易跟量化交易相互配合、相輔相成。二是傳統投資標的與衍生品相結合,增加交易的選擇方向。三是建立靈活大類資產配置。此外,私募資管在轉型和創新的探索中,要妥善維護政策、市場、投資人三者之間的關係。

在高端對話環節,紅土創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冀洪濤,清華五道口金融EMBA深圳同學會副秘書長、深圳同學會金融研究分會副會長,寶盈基金總經理楊凱,進益資本CEO範響,唐融投資CEO杜永忠,理石投資副總裁兼量化投資總監葉峰圍繞「金融開放與資管服務能力提升」相關話題展開高端對話交流。本環節由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教授、中國金融案例中心主任陳卓主持。

圖為高端對話分享

高端對話

冀洪濤:A股權益市場仍有機會得到國外投資者的青睞

圖為冀洪濤分享

冀洪濤表示A股權益市場已經得到國外投資者重視和參與,這對國內的投資行為和金融機構的運行模式有一定影響。不過,國內和國外有兩方面的不同:一是投資理念的不同,二是產結構方面的不同。國內投資者要想應對外資挑戰有三方面建議:一是要有多元化的策略,二是每個機構要有差異化競爭優勢,三是要建設與國際接軌的制度建設。總之,中國資本市場在交易和基礎建設中,學習各方經驗並完善市場模式將更有利於開放的局面,更有利於形成各方市場互相促進、相互發展的局面。

楊凱:投資市場開放是相互學習、競爭以及磨合的過程

圖為楊凱分享

楊凱表示,作為公募基金行業,開放程度肯定是越來越大,這給A股市場的生態帶來很大的變化。美國或者說全球的投資市場已經有將近500年的歷史,而A股市場才50年的歷史,因此它的業務模式、方法以及規則和國外差距很大。投資市場是相互學習、競爭以及磨合過程。他認為,真正影響公司業績的是其背後的公司文化、投資決策和風控體系,這當中的差異很大,是相互學習和借鑒的過程。市場的相互開放給所有從業者帶來了更大的市場,這個市場也給大家提供了更大的、更新的機會。

範響:境外投資平台更加註重流程和體系建設,傾向於多元化經營

圖為範響分享

範響以他自身的實踐經驗為例,介紹了境內、境外投資平台、投資機構的各自不同優勢,具體體現在兩方面:一是境外投資平台、機構更依賴投資流程與體系。與境內相比,境外投資平台、投資機構更關注行為準則、投資流程。以貝萊德為例,該機構的基金經理如果出現調整,該只基金仍然可以繼續進行運作,基金可持續性非常強。二是境外投資平台、機構更傾向於多元化經營,更看重團隊間的切磋與經驗分享。與境外相比,境內投資平台、投資機構的經營更加專注、更加單一。

杜永忠:私募投資行業需要國際化、復合型人才

圖為杜永忠分享

杜永忠提出,目前公募、私募、外資、量化投資產品線豐富,人才的需求加快,競爭加劇。其中,私募投資行業要在市場上生存,需要本土化、國際化和復合型人才,既要有專業化人才,又要有多樣化人才。為了留住人才,激勵機制要不斷地迭代,做到充分激勵的同時更要做好「責權利」的統一問題,這意味著要提供給員工各種發展平台,讓員工具有歸屬感和主動精神。他對市場未來進行展望時表示,中國政府對資本市場非常重視,未來發展可期。

葉峰:量化投資應重點監管高頻交易中的創造情緒交易

圖為葉峰分享

葉峰表示,建議應對量化投資分門別類進行定義,但需要建立在提高認識度的基礎上。如果把投資的流程分為四大模塊:一是策略運行,二是組合管理,三是風險管理,四是交易,那麼量化投資就是指一大類的投資總稱,只要程序介入到這四大模塊當中的都可以認為是一個量化投資。因此,量化投資作為投資一大類的總稱,希望所有的市場參與者不要產生太大的誤解。很多量化投資實際上對於市場建設來說,是有益無害的。此外,為了創造良好的市場投資環境,高頻交易當中的創造情緒交易是需要重點監管的方向,主要是要確認其是否有操控市場的嫌疑。

本次論壇由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《清華金融評論》編輯部,北京清控金媒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主辦,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資產管理研究中心,清華大學金融科技研究院鑫苑房地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,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全球母基金研究中心,香港中文大學(深圳)高等金融研究院資本市場和資產管理研究中心聯合主辦,高盈科技為戰略合作夥伴。清華五道口金融EMBA深圳同學會/廣東同學會/香港同學會/科學企業家大灣區同學會、清華五道口深圳校友會為支持單位。論壇由深圳廣電集團主持人馬一主持。

「全球大資管與量化投資論壇」旨在聚焦資本市場政策與創新動態,展示中國資管與量化行業的優秀機構與優秀產品,分享其先進的投資理念,打造全球大資管與量化投資界高端互動交流平台,助力行業健康有序發展。自2015年起至今累計在北京、上海、深圳三地共推出了9屆17場活動,累計出席嘉賓340余位、現場觀眾9000余位,遠程在線互動嘉賓160萬余人次,受到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和好評。